我為什么支持你倉庫實現全自動化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倉庫都開始應用一些智能設備,放棄傳統的單靠人工的作業的倉庫越來越多了。
以前和同行聊天的時候一說到人工智能大家可能覺得你就是在吹牛,但是現在你去跟人聊天,你的倉庫沒有實現自動化都有點不好意思說。
風向怎么變化這么快?
而且,真的,我身邊很多倉庫都在智能化,這些倉庫并不是因為業務不好而更新設備,僅僅是他們覺得還不夠他們有更大的野心,想變的更好。
比如我們一個客戶,倉庫非常繁忙日單量達到了3萬單以上,倉庫的sku量也上百萬個,但是他們選擇升級倉庫自動化,那么倉庫貨架,商品條碼,作業方式等都需要重新磨合一遍,要是不能磨合好,可能會直接會玩完,我們都覺得很意外。我們很多時候會說你玩這么大,承受的了嗎?但是客戶就想自己倉庫作業效率更高,人工成本更低。能放棄之前的,要么就是有底氣,要么就是有好心態,要么就是想得特別明白的人。
當然,我不是說讓倉庫都放棄傳統作業方式,都去采用智能自動化倉庫。市面上還是有很多倉庫作業方式還是采用傳統的作業方式,你說他們現在都一定要換成自動化倉嗎?在當下這個階段可能還沒有能力立體倉庫的能力,但是我們也不能一味的保守,我們就見到過很多三方倉在和同行競爭客戶的時候可能就因為您的倉庫還沒有使用wms客戶不入您的倉庫,因此我們不能實現全自動的情況下可以從信息化做起。
我最受不了的是,很多人就是天天說我要建設一個全自動智能設備倉庫,全部實現自動化,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前年你去看是這樣,去年看還是這樣,今年你去看可能還是這樣,而他卻天天在抱怨行情不好,投入成本太高,這里不行,那里不行,就是不能下定決心對倉庫進行改進。
確實是如果要實現智能自動化倉庫要投入不少,首先是設備,貨架,揀選設備,系統,都需要重新規劃。除了設備投入,在就是整個倉庫的操作流程,作業方式都需要重新調整或設計。由于倉庫要更換的太多了,可能很多倉庫在改變的過程會出現水土不服,在半路就夭折了,可是依然還是有很多倉庫還是會選擇改善,我們人生不就是這樣不斷前進的。
進一步講,市場競爭激烈,在這種拼效率,拼低成本的年代您想要在和同行競爭中取的絕對的優勢,也迫使您不得不改變。
想要讓倉庫實現自動化,倉庫要投入設備,系統,人工。普通倉庫用的貨架可能不行,因為自動化立體倉庫一般都較高。其高度一般在5米以上,限定可達到40米,常見的在7-25米之間。同時也增加了空間利用率,通常來說,自動化立體倉庫其空間利用率為普通平庫的2-5倍。
除了投入大量貨架后還需要投入一些揀選設備如升降機,揀貨機器人,電子標簽等等,當然了這些設備都不便宜,但是使用后倉庫作業效率也是人工的幾倍。
一個智能倉庫除了硬件的投入還需要軟件控制系統,倉庫管理系統和安裝費。
因此就算是投入一個很小的自動化智能立體倉庫費用都是百萬以上。雖然投入成本高,經過多年的實踐,我們發現在倉庫實現智能自動化后確實是效率提升了很多,早些年像雙十一,雙十二,618等大促的時候很容易出現爆倉,貨發不出來的情況,但是隨著智能立體倉庫的使用后,以前要20天才發完的貨,現在可能一個星期就發完了。
如果在預算費用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智能化程度沒有那么高的貨架系統,如穿梭式立體庫,可以實現倉庫的半自動化運營,這個時候費用就會下降很多。困難一直都有,辦法也總是比困難多。